2014年被稱為智能家居元年,谷歌32億美元收購智能硬件公司Nest,謀局智能家居行業布局,讓智能家居行業徹底火了起來。此后,蘋果公司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名為HomeKit的智能家居應用程序,也在謀求智能家居行業發展。除了谷歌和蘋果,三星和微軟在搶占智能家居的行動上也絲毫不落下風。三星除了早已推出的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等硬件以外,還推出了專屬的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
國內的智能家居市場同樣火熱,京東搭建JD+平臺,海爾成立U+平臺,海爾、美的、TCL等家電企業相繼發布智能家居戰略,一大批環境監測器、凈水器、智能插座、智能路由等智能家居概念硬件產品橫空出世。智能家居圈內正在上演資本的合縱連橫。
智能家居為何這么火?廣闊的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據奧維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居生態產值在2010年為50億元,到2014年就急速拉升至1600億元,預計2015年產值將達2300億元,而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屆時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2500億部。按照這個發展預測來看,智能家居屬億萬級市場規模一點也不夸張。
行業是火熱的,前景是廣闊的,但智能家居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智能家居市場還未鋪開,搶占布局智能家居的戰爭還在繼續上演。蘋果日前已經停止在網上銷售Kwikset和Belkin生產的不兼容HomeKit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和August Smart Lock,此舉旨在力推其HomeKit平臺,是占領市場的一種較強勢的方式。谷歌除了新推出了智能路由器OnHub之外,在物聯網行業可穿戴設備、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梢钥闯?,谷歌實則是在顧全大局,打造整個物聯網智能家居生態鏈。在國內,無論是互聯網公司、傳統家電企業還是初創型公司,都紛紛推出了智能家居軟硬件設備,布局市場、搶占客戶資源。
智能家居圈內看似競爭激烈,其實暗藏隱患,這一點突出顯示在企業的創新方面。從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獲悉,截止到2015年5月28日,在智能家居操作系統領域,全球申請人共提交了896件專利申請,其中,中國申請人共提交了122件。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谷歌共提交了28件專利申請,技術內容涉及應用程序在多個操作系統中運行、不同版本操作系統的同步等;蘋果共提交了46件專利申請,技術內容涉及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執行、移動設備之間的協議傳送和數據共享等;微軟共提交了61件專利申請,技術內容涉及操作系統的加載、引導、安裝等。(資料來源于網絡)
而從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的專利數量來看,形勢不容樂觀。雖然我國的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一片火熱,智能硬件產品也不在少數,借2015物聯網暨智能家居全球高峰論壇上大咖的話來講,中國的智能家居整體發展水平已經處于世界先進行業,但是在相關核心專利上,中國的智能家居專利數量可以說是少得可憐。目前國內專利數量最多的智能家居企業是領先的系統品牌廠商物聯傳感,目前的發明專利數量是38項,而這個數量已經超過數十家業內知名企業總和,有些著名的智能家居企業專利數量甚至還未實現零的突破。
為何要強調專利對于智能家居行業的重要性?專利,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專有的利益和權力,如果某一家企業申請了一項專利,其他企業想要使用這項專利,就必須經專利持有人授權,并交納一定費用方可。因此,專利的儲備數量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智能家居行業,持有更多的專利數量是企業市場競爭中的“利刃”。
專利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專利能夠搶占市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專利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像蘋果、谷歌這樣的國際巨頭為何能夠處于世界500強的前列,因為他們手中的專利數量比其他同行業的競爭者數量要多,在市場競爭中無形就處于優勢,同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次,專利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專利持有人獨有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可以避免其他公司抄襲。像國內的小米公司,之前聲勢浩大的宣稱進軍印度市場,結果卻因為專利問題鎩羽而歸就是最好的例證。在智能家居行業也是一樣,哪家企業持有更多的專利,無論對企業自身還是市場來說,都是有利的。
甚至可以說,無論企業選擇產品占領市場,還是通過企業合作強強聯合布局智能家居行業,專利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者不會去關注企業專利數量如何。消費者只關心產品好不好用,價格是否有優勢。專利和終端消費者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但對于企業自身發展來說,專利依然是布局智能家居行業最有利的武器。